网站搭建合同范本小程序开发公司推选北京华网天下
前言
除了内置的快速排序sort(),python也可以实现冒泡排序、选择排序、插入排序、快速排序、归并排序和桶排序。
一、冒泡排序 (Bubble Sort)
基础代码
def bubble_sort(arr):n = len(arr)for i in range(n):swapped = False  # 优化:若本轮无交换则提前终止for j in range(n-i-1):if arr[j] > arr[j+1]:arr[j], arr[j+1] = arr[j+1], arr[j]swapped = Trueif not swapped:breakreturn arr 
核心知识点
-  
原理:相邻元素两两比较,将较大元素逐渐"冒泡"到右侧。(每次循环都选出本循环最大的排后面)
 -  
时间复杂度:
-  
最优:O(n)(已有序时)
 -  
最差:O(n²)
 
 -  
 -  
稳定性:稳定(相等元素不交换)
 -  
适用场景:小规模数据或教学演示
 
二、选择排序 (Selection Sort)
基础代码
def selection_sort(arr):n = len(arr)for i in range(n):min_idx = i  # 记录最小元素索引for j in range(i+1, n):if arr[j] < arr[min_idx]:min_idx = jarr[i], arr[min_idx] = arr[min_idx], arr[i]  # 交换位置return arr 
核心知识点
-  
原理:每次从未排序部分选择最小元素,与未排序部分的起始位置交换。
 -  
时间复杂度:始终为 O(n²)
 -  
稳定性:不稳定(交换可能破坏顺序)
 -  
适用场景:简单实现,但效率低,一般仅用于教学
 
三、插入排序 (Insertion Sort)
基础代码
def insertion_sort(arr):for i in range(1, len(arr)):key = arr[i]  # 当前待插入元素j = i-1while j >=0 and key < arr[j]:arr[j+1] = arr[j]  # 后移元素j -= 1arr[j+1] = key  # 插入正确位置return arr 
核心知识点
-  
原理:将未排序元素逐个插入已排序序列的正确位置。
 -  
时间复杂度:
-  
最优:O(n)(已有序时)
 -  
最差:O(n²)
 
 -  
 -  
稳定性:稳定
 -  
适用场景:小规模数据或近乎有序的数据
 
四、快速排序 (Quick Sort)
基础代码
def quick_sort(arr):if len(arr) <= 1:return arrpivot = arr[len(arr)//2]  # 选择中间元素为基准值left = [x for x in arr if x < pivot]middle = [x for x in arr if x == pivot]right = [x for x in arr if x > pivot]return quick_sort(left) + middle + quick_sort(right) 
核心知识点
-  
原理:分治法 + 递归,选择一个基准值将数组分为三部分(小于、等于、大于基准值)。
 -  
时间复杂度:
-  
平均:O(n log n)
 -  
最差:O(n²)(当基准值选择不当时)
 
 -  
 -  
稳定性:不稳定
 -  
优化点:三数取中法选择基准值、尾递归优化
 -  
适用场景:大规模随机数据(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排序算法)
 
五、归并排序 (Merge Sort)
基础代码
def merge_sort(arr):if len(arr) <= 1:return arrmid = len(arr) // 2left = merge_sort(arr[:mid])right = merge_sort(arr[mid:])return merge(left, right)def merge(left, right):result = []i = j = 0while i < len(left) and j < len(right):if left[i] < right[j]:result.append(left[i])i += 1else:result.append(right[j])j += 1result.extend(left[i:])result.extend(right[j:])return result 
核心知识点
-  
原理:分治法,将数组递归拆分为两半,排序后合并。
 -  
时间复杂度:始终 O(n log n)
 -  
空间复杂度:O(n)(合并时需要额外空间)
 -  
稳定性:稳定
 -  
适用场景:需要稳定排序且内存充足时(如数据库排序)
 
六、桶排序 (Bucket Sort)
基础代码
def bucket_sort(arr, bucket_size=5):if len(arr) == 0:return arrmin_val, max_val = min(arr), max(arr)bucket_count = (max_val - min_val) // bucket_size + 1buckets = [[] for _ in range(bucket_count)]for num in arr:buckets[(num - min_val) // bucket_size].append(num)result = []for bucket in buckets:result.extend(sorted(bucket))  # 每个桶使用其他排序算法return result 
核心知识点
-  
原理:将数据分到有限数量的桶中,每个桶单独排序后合并。
 -  
时间复杂度:
-  
平均:O(n + k)(k为桶数量)
 -  
最差:O(n²)(所有元素集中在一个桶时)
 
 -  
 -  
稳定性:取决于桶内排序算法的稳定性
 -  
适用场景:数据分布均匀且范围已知(如年龄排序)
 
对比
| 算法 | 时间复杂度(平均) | 稳定性 | 空间复杂度 | 适用场景 | 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冒泡排序 | O(n²) | 稳定 | O(1) | 教学演示 | 
| 选择排序 | O(n²) | 不稳定 | O(1) | 简单实现 | 
| 插入排序 | O(n²) | 稳定 | O(1) | 小规模或近乎有序数据 | 
| 快速排序 | O(n log n) | 不稳定 | O(log n) | 大规模随机数据 | 
| 归并排序 | O(n log n) | 稳定 | O(n) | 需要稳定排序且内存充足 | 
| 桶排序 | O(n + k) | 稳定 | O(n + k) | 数据分布均匀且范围已知 | 
使用
-  
优先选择快速排序(Python内置的
sorted(),使用了 Timsort 算法,结合了归并排序和插入排序)。 -  
对小规模数据(如 n < 100)可考虑插入排序。
 -  
需要稳定排序时选择归并排序。
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