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岛做网站皆赴青岛博采合肥专业做网站的公司
目录
考研大纲
1.应用层概述
1.1 网络应用模型
C/S模型
P2P对等模型
1.2 应用协议
DNS
FTP
电子邮件系统
STMP协议
MIME协议
POP3协议
IMAP协议
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
2.万维网
2.1 万维网概念
2.2 HTTP协议
考研大纲

DHCP协议也是应用层协议,不过用处是为主机动态分配ip地址,所以我把他归在了网络层里了。在这里不讲了,感兴趣的自己看看计网复习知识(15)网络层全部内容包括各种协议-CSDN博客

1.应用层概述


1.1 网络应用模型
C/S模型

P2P对等模型

1.2 应用协议
DNS




FTP



控制进程与数据传送进程都是从属进程。


电子邮件系统


STMP协议


MIME协议

POP3协议

IMAP协议

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
就是平时用浏览器发送接收的情况。

2.万维网
2.1 万维网概念




2.2 HTTP协议
HTTP有几个版本,简介一下:
-  
HTTP/1.0:
-  
支持多种HTTP方法,如GET、POST、HEAD、PUT、DELETE等。
 -  
引入了请求头和响应头,用于传递关于请求或响应的附加信息。
 -  
引入了状态码来表示服务器对请求的处理结果。
 -  
引入了持久连接(keep-alive)机制,允许在一个TCP连接上发送多个请求和响应,减少连接建立和关闭的开销,提高性能。
 -  
引入了一些缓存控制机制,允许客户端和服务器进行缓存的管理。
 -  
是无状态协议,即服务器不会保留客户端之前的请求信息,每个请求都是独立的。
 
 -  
 -  
HTTP/1.1:
-  
默认开启持久连接,进一步提高了性能。
 -  
引入了管道化(Pipeline)技术,允许在同一连接上并行发送多个请求。
 -  
支持分块传输编码,允许服务器在知道整个响应内容大小之前就开始发送响应。
 -  
引入了
ETag、Cache-Control等头部字段,优化缓存管理。 -  
支持虚拟主机(一个IP地址托管多个域名)。
 -  
队头阻塞问题仍然存在,请求和响应头部冗余,未压缩。
 
 -  
 -  
HTTP/2:
-  
使用二进制格式而不是文本格式来传输数据,提高传输效率和解析速度。
 -  
允许在一个TCP连接上同时发送多个请求和响应,减少连接建立和关闭的开销,并提高网络利用率。
 -  
使用HPACK算法对请求和响应头部进行压缩,减少了数据传输的大小。
 -  
允许服务器在客户端请求之前主动推送相关资源,减少客户端发送额外请求的次数,提高页面加载速度。
 -  
引入了流量控制机制,允许客户端和服务器控制数据流的速率,避免了过载或拥塞情况的发生。
 -  
要求使用TLS加密,提供了更好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。
 
 -  
 -  
HTTP/3:
-  
基于QUIC协议,提供了更低的延迟、更快的连接建立时间和减少的网络拥塞。
 -  
完全强制使用加密通道进行数据交换,进一步增强了安全性保障。
 -  
尽管仍然沿用了类似的压缩思路,但由于底层传输协议的变化以及对于安全性的更高追求等因素影响,具体实现细节有所调整优化。
 -  
能够更好地应对丢包情况,并减少新连接建立的时间开销。
 
 -  
 
总的来说,HTTP协议的不同版本在性能、功能和安全性方面有所改进。HTTP/1.0是最早的版本,简单易用但性能较低。HTTP/1.1引入了持久连接和管道化机制,提高了性能和网络利用率。HTTP/2使用二进制格式传输数据,引入了多路复用、头部压缩和服务器推送等特性,进一步提升了性能和安全性。而HTTP/3则通过引入QUIC协议,进一步解决了连接建立延迟、队头阻塞等问题,并提供了内置的安全性和更好的连接迁移能力。
  
HTTP报文格式




真题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