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设网站的视频关键词查询工具免费
误差反向传播(Back-propagation, BP)算法的出现是神经网络发展的重大突破,也是现在众多深度学习训练方法的基础。该方法会计算神经网络中损失函数对各参数的梯度,配合优化方法更新参数,降低损失函数。
BP本来只指损失函数对参数的梯度通过网络反向流动的过程,但现在也常被理解成神经网络整个的训练方法,由误差传播、参数更新两个环节循环迭代组成。
本文将以最基础的全连接深度前馈网络为例,详细展示Back-propagation的全过程,并以Numpy进行实现。
图1 神经元为层/权重为层
 通常我们以神经元来计量“层”,但本文将权重抽象为“层”,个人认为这样更有助于反向传播的理解和代码的编写。如上图所示的网络就被抽象为两个中间层、一个输出层的结构。
简而言之,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中,前向传播和反向传播交替进行,如下图所示:前向传播通过训练数据和权重参数计算输出结果;反向传播通过导数链式法则计算损失函数对各参数的梯度,并根据梯度进行参数的更新,这一点是重点,会在后文详叙。
图2 前向传播&反向传播
 前向传播
 每层中前向传播的过程如下所示,很简单的矩阵运算。我们将权重作为层,中间层和输出层均可用Layer类来表示,只是对应的激活函数不同。如图2所示,每一层的输入和输出都是
 ,且前一层的输出是后一层的输入。
* 表示element-wise乘积,· 表示矩阵乘积
class Layer:
 ‘’‘中间层类’‘’
 self.W # (input_dim, output_dim)
 self.b # (1, output_dim)
 self.activate(a) = sigmoid(a)/tanh(a)/ReLU(a)/Softmax(a)
def forward(self, input_data):       # input_data: (1, input_dim)'''单个样本的前向传播'''input_data · self.W + self.b = a  # a: (1, output_dim)h = self.activate(a)              # h: (1, output_dim)return h
 
- 反向传播
 
损失对参数梯度的反向传播可以被这样直观解释:由A到传播B,即由
 得到
 ,由导数链式法则
 实现。所以神经网络的BP就是通过链式法则求出
 对所有参数梯度的过程。
如上图示例,输入
 ,经过网络的参数
 ,得到一系列中间结果
 。
 表示通过权重和偏置的结果,还未经过激活函数,
 表示经过激活函数后的结果。灰色框内表示
 对各中间计算结果的梯度,这些梯度的反向传播有两类:
由
 到
 ,通过激活函数,如右上角
由
 到
 ,通过权重,如橙线部分
可以看出梯度的传播和前向传播的模式是一致的,只是方向不同。
计算完了灰色框的部分(损失对中间结果
 的梯度),损失对参数
 的梯度也就显而易见了,以图中红色的
 和
 为例:
因此,我们可以如图2,将反向传播的表达式和代码如下。
注意代码和公式中
 表示element-wise乘积,
 表示矩阵乘积。
* 表示element-wise乘积,· 表示矩阵乘积
class Layer:
 ‘’‘中间层类’‘’
 self.W # (input_dim, output_dim)
 self.b # (1, output_dim)
 self.activate(a) = sigmoid(a)/tanh(a)/ReLU(a)/Softmax(a)
def forward(self, input_data):       # input_data: (1, input_dim)'''单个样本的前向传播'''input_data · self.W + self.b = a  # a: (1, output_dim)h = self.activate(a)              # h: (1, output_dim)return hdef backward(input_grad):'''单个样本的反向传播'''a_grad = input_grad * activate’(a)  # (1, output_dim)b_grad = a_grad                     # (1, output_dim)W_grad = (input_data.T) · a_grad    # (input_dim, output_dim)self.b -= learning_rate * b_grad self.W -= learning_rate * W_gradreturn a_grad · (self.W).T          # (1, input_dim)
 
输出层的反向传播略有不同,因为在分类任务中输出层若用到softmax激活函数,
 到
 不是逐个对应的,如下图所示,因此
 中的element-wise相乘是失效的,需要用
 乘以向量
 到向量
 的向量梯度(雅可比矩阵)。
但实际上,经过看上去复杂的计算后输出层
 会计算出一个非常简洁的结果:
以分类任务为例(交叉熵损失、softmax、训练标签
 为one-hot向量其中第
 维为1):
)
 )
以回归任务为例(二次损失、线性激活、训练标签
 为实数向量):
因此输出层反向传播的公式和代码可以写成如下所示:
* 表示element-wise乘积,· 表示矩阵乘积
class Output_layer(Layer):
 ‘’‘属性和forward方法继承Layer类’‘’
def backward(input_grad):'''输出层backward方法''''''单个样本的反向传播'''a_grad = input_grad                 # (1, output_dim)b_grad = a_grad                     # (1, output_dim)W_grad = (input_data.T) · a_grad    # (input_dim, output_dim)self.b -= learning_rate * b_grad self.W -= learning_rate * W_gradreturn a_grad · (self.W).T          # (1, input_dim)
 
- Batch 批量计算
 
除非用随机梯度下降,否则每次用以训练的样本都是整个batch计算的,损失函数
 则是整个batch中样本得到损失的均值。
在计算中会以向量化的方式增加运算效率,用batch_size表示批的规模,代码可更改为:
* 表示element-wise乘积,· 表示矩阵乘积
class Layer:
 ‘’‘中间层类’‘’
def forward(self, input_data):       # input_data: (batch_size, input_dim)'''batch_size个样本的前向传播'''input_data · self.W + self.b = a  # a: (1, output_dim)h = self.activate(a)              # h: (1, output_dim)return hdef backward(input_grad):             # input_grad: (batch_size, output_dim)'''batch_size个样本的反向传播'''a_grad = input_grad * activate’(a) # (batch_size, output_dim)b_grad = a_grad.mean(axis=0)       # (1, output_dim)W_grad = (a_grad.reshape(batch_size,1,output_dim) * input_data.reshape(batch_size,input_dim,1)).mean(axis=0)# (input_dim, output_dim) self.b -= lr * b_gradself.W -= lr * W_gradreturn a_grad · (self.W).T         # output_grad: (batch_size, input_dim)
 
class Output_layer(Layer):
 ‘’‘输出层类:属性和forward方法继承Layer类’‘’
def backward(input_grad):             # input_grad: (batch_size, output_dim)'''输出层backward方法''''''batch_size个样本的反向传播'''a_grad = input_grad                # (batch_size, output_dim)b_grad = a_grad.mean(axis=0)       # (1, output_dim)W_grad = (a_grad.reshape(batch_size,1,output_dim) * input_data.reshape(batch_size,input_dim,1)).mean(axis=0)# (input_dim, output_dim) self.b -= learning_rate * b_grad self.W -= learning_rate * W_gradreturn a_grad · (self.W).T          # output_grad: (batch_size, input_dim)
 
这里比较易错的地方是什么时候求均值,对
 求均值还是对
 求均值:梯度在中间结果
 上都不需要求均值,对参数
 的梯度时才需要求均值。
- 代码
 
https://github.com/qcneverrepeat/ML01/blob/master/BP_DNN.ipynb
 github.com/qcneverrepeat/ML01/blob/master/BP_DNN.ipynb
模拟一个三层神经网络的训练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