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的赣州网站建设海口网红店
1、计算机网络定义
计算机网络主要是由一些通用的、可编程的硬件(包含CPU、计算机、手机、智能电器…)互连而成的,而这些硬件并非专门用来实现某一特定目的(例如,传送数据或视频信号)。这些可编程的硬件能够用来传送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,并能支持广泛的和日益增长的应用。(P19)
2、计算机网络组成
若干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
 节点:计算机、集线器、交换机、路由器等(P4)
 互联网的组成:
 边缘部分:用户直接使用
 核心部分: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(P9)
3、计算机网络的拓扑分类 6种
①总线型网络拓扑结构
 ②星型网络拓扑结构
 ③环型网络拓扑结构
 ④树型网络拓扑结构
 ⑤网状型网络拓扑结构
 ⑥混合型
 
4、计算机网络范围分类
①广域网WAN:作用范围常为几十到几千公里,也称远程网,互联网的核心部分
 ②城域网MAN:作用范围常为5~50km,用来将多个局域网进行互连,很多采用以太网技术,因此常并入局域网范围
 ③局域网LAN:作用范围常为1km左右,校园网或企业网
 ④个人区域网PAN: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
 注:若中央处理机之间的距离非常近(1m以内),则一般就称之为多处理机系统而不能称他为计算机网络(P19-20)
5、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(计算机网络传输方式)
有线网络
 IEEE802.3
 IEEE802.11
 无线网络
 WLAN无线局域网
 WPAN无线个域网
6、传输方式(方向)
①单工:只能单方向传输的工作模式
 ②半双工:在同一时间,线路上只允许一个方向的数据通过
 ③全双工:双方可以同时进行数据通信
7、传输方式(传播对象与方式)
①单播:一对一
 ②多播:一对多
 ③广播:一对all
8、数据交换
①电路交互: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,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。
 ②报文交换: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,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,转发到下一个节点。
 ③分组交换:单个分组(这只是报文的一部分)传送到相邻节点,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,转发到下一个节点。(P16)
 
9、网络协议三要素
①语法: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
 ②语义: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,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
 ③同步: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
10、网络协议体系结构
(P31)
 OSI体系结构
 1、物理层
 2、数据链路层
 3、网络层
 4、运输层
 5、会话层
 6、表示层
 7、应用层
TCP/IP的体系结构(最重要最著名)
 链路层(网络接口层)
 网际层IP
 运输层(TCP/UDP)
 应用层(各种应用层协议如DNS,HTTP,SMTP等)
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
 1、物理层
 2、数据链路层
 3、网络层
 4、运输层
 5、应用层
应用层:最高层,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的网络应用。应用进程间通信和交互的规则。进程指主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。数据单元称为报文。协议:DNS,HTTP,SMTP…
运输层:向两台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。
 (两种协议)
 传输控制协议TCP:提供面向连接的,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,其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段。
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:提供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的传输服务,其数据传输单位是用户数据报。
网络层: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,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包进行传送。分组也叫做IP数据报或数据报,网络层也叫做网际层或IP层。
数据链路层:将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组装成帧,在两个相邻节点间的链路上传送帧,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。
物理层:所传数据的单位是比特。物理传输媒体(双绞线、光缆、无线信道等)不在物理协议之内。
(P31-33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