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场部职能中的网站建设wordpress主题评论制作
目录
一、同步的概念
为什么需要同步呢?
二、条件变量
条件变量的相关概念
1、条件变量的初始化:静态初始化、动态初始化
2、条件变量的等待:pthread_cond_wait函数
工作原理及流程【重要!】
关键点总结
3、条件变量的激发(通知)
一、同步的概念
此处的同步的概念和我们生活中所理解的同步并不是一回事。我们常说的同步,其意义更贴近于在在同一时间内同时执行多个任务,实际上,这在进程/线程调度的理念中叫做并行。
而进程/线程间同步实际上所指的是协调多个线程或进程的执行顺序,以确保它们以一致和正确的方式访问共享资源。即: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, 让线程能够按照某种特定的顺序访问临界资源,从而有效避免饥饿问题,叫做同步。
为什么需要同步呢?
避免竞争条件: 当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共享资源时,如果没有适当的同步机制,可能会出现竞争条件,导致不确定的结果。同步确保每次只有一个线程能访问共享资源。
确保数据一致性: 多线程操作可能导致共享数据处于不一致的状态。同步机制确保数据在访问期间保持一致性。
协调线程的执行: 同步用于控制线程的执行顺序和状态,确保线程在适当的时刻执行特定操作。
二、条件变量
在 Linux 中,条件变量(condition variable)是一个用于线程间同步的机制。它允许线程在某些条件满足之前挂起执行,并在条件满足时被唤醒。
条件变量的相关概念
-  
条件变量(condition variable): 是一种同步机制,通常与互斥锁(mutex)一起使用。它用于实现线程间的等待和通知机制。
 -  
等待队列: 当线程在条件变量上调用
pthread_cond_wait函数时,它会释放相关的互斥锁并进入一个等待队列中。此时线程会被挂起,直到另一个线程通过条件变量的pthread_cond_signal或pthread_cond_broadcast函数唤醒它。 -  
互斥锁: 条件变量的使用必须与互斥锁配合使用,以确保在检查条件和改变条件时的原子性。
 
1、条件变量的初始化:静态初始化、动态初始化
静态初始化
pthread_cond_t cond = PTHREAD_COND_INITIALIZER;解释:
这是静态初始化条件变量的方式。PTHREAD_COND_INITIALIZER是一个宏,用于初始化条件变量cond。该宏定义在 POSIX 线程库中,适用于在编译时已知的全局或静态条件变量。优点:
- 不需要额外的初始化函数调用。
 - 不需要手动销毁条件变量,生命周期随程序。
 限制:
- 仅适用于静态或全局条件变量的初始化。
 - 不能用于动态创建的条件变量。
 动态初始化
int pthread_cond_init(pthread_cond_t *restrict cond, const pthread_condattr_t *restrict attr);参数:
cond:指向要初始化的条件变量的指针。该条件变量必须在使用之前被初始化。attr:用于指定条件变量的属性。可以为NULL,表示使用默认属性;也可以指定一个pthread_condattr_t结构体来设置自定义属性。返回值:
- 如果初始化成功,返回
 0。- 如果初始化失败,返回一个错误代码。
 优点:
- 适用于动态分配的条件变量。
 - 可以通过
 attr参数设置条件变量的特定属性。使用示例:
pthread_cond_t cond; pthread_cond_init(&cond, NULL);在使用动态分配方法时,需要在不再需要条件变量时调用
pthread_cond_destroy来销毁它,以释放相关资源!!!
2、条件变量的等待:pthread_cond_wait函数
条件变量的等待和通知机制依赖于互斥量(mutex),确保在检查和修改条件时的原子性。
函数原型
int pthread_cond_wait(pthread_cond_t *restrict cond, pthread_mutex_t *restrict mutex);参数:
cond:指向条件变量的指针。mutex:指向互斥量的指针。返回值:
- 成功时,返回
 0。- 失败时,返回一个错误代码(例如,
 EINVAL或EPERM)。工作原理及流程【重要!】
持有互斥量: 调用
pthread_cond_wait前,线程必须首先持有与条件变量相关联的互斥锁。这个互斥量保护了条件变量的状态和与之相关的数据。挂起线程: 线程在
pthread_cond_wait被调用时,会自动释放互斥锁,并进入等待队列中将自己挂起(阻塞)。这使得其他线程可以在条件变量上进行信号操作。条件满足: 当条件满足时(通常由其他线程调用
pthread_cond_signal或pthread_cond_broadcast),挂起的线程会被唤醒。唤醒后,线程会重新竞争互斥锁,竞争成功后恢复执行。检查条件: 唤醒后的线程需要重新检查条件是否满足。如果条件未满足,线程可能会再次调用
pthread_cond_wait以继续挂起。通常,这种情况在一个while循环中处理,以应对虚假唤醒。示例代码
#include <pthread.h> #include <stdio.h> #include <stdlib.h> #include <unistd.h>pthread_mutex_t mutex = PTHREAD_MUTEX_INITIALIZER; pthread_cond_t cond = PTHREAD_COND_INITIALIZER; int condition = 0;void* waiting_thread(void* arg) {pthread_mutex_lock(&mutex);while (condition == 0) {printf("Waiting for condition...\n");pthread_cond_wait(&cond, &mutex);}printf("Condition met! Exiting...\n");pthread_mutex_unlock(&mutex);return NULL; }void* signaling_thread(void* arg) {sleep(2); // Simulate some workpthread_mutex_lock(&mutex);condition = 1;pthread_cond_signal(&cond);printf("Condition signaled.\n");pthread_mutex_unlock(&mutex);return NULL; }int main() {pthread_t waiter, signaler;pthread_create(&waiter, NULL, waiting_thread, NULL);pthread_create(&signaler, NULL, signaling_thread, NULL);pthread_join(waiter, NULL);pthread_join(signaler, NULL);pthread_cond_destroy(&cond);pthread_mutex_destroy(&mutex);return 0; }关键点总结
互斥量管理: 调用
pthread_cond_wait之前,必须先锁定互斥量。条件变量在内部会自动解锁互斥量并挂起线程,然后在条件满足后再重新锁定互斥量。条件检查: 使用
pthread_cond_wait后,需要在while循环中检查条件,以处理可能的虚假唤醒(假设线程被唤醒时条件并未真正满足)。虚假唤醒:
pthread_cond_wait可能会由于虚假唤醒而返回,即使条件尚未满足。因此,条件变量的等待通常放在while循环中,以确保条件的正确性。通知机制: 其他线程可以使用
pthread_cond_signal唤醒一个等待中的线程,或使用pthread_cond_broadcast唤醒所有等待中的线程。销毁资源: 在使用完条件变量和互斥量后,应该调用
pthread_cond_destroy和pthread_mutex_destroy来释放资源。
3、条件变量的激发(通知)
3.1、一次唤醒单个线程的函数:pthread_cond_signal
函数原型
int pthread_cond_signal(pthread_cond_t *cond);参数:
cond:指向条件变量的指针。返回值:
- 成功时,返回
 0。- 失败时,返回一个错误代码(例如,
 EINVAL或EPERM)。工作原理
持有互斥量: 调用
pthread_cond_signal前,线程必须首先持有与条件变量相关联的互斥量。这个互斥量保护了条件变量的状态和与之相关的数据。唤醒线程: 当
pthread_cond_signal被调用时,至少有一个挂起的线程(等待条件变量)被唤醒(解除阻塞)。如果多个线程在等待同一个条件变量,通常会选择一个线程来唤醒。被唤醒的线程尝试重新获得互斥量以便继续执行。继续执行: 被唤醒的线程退出
pthread_cond_wait函数,并继续执行。一般地,它会重新检查它等待的条件,以确保它真的被激发的,而不仅仅是虚假唤醒。
3.2、一次唤醒全部线程的函数:pthread_cond_signal
pthread_cond_broadcast是 POSIX 线程库(pthread)中的一个函数,用于激发条件变量上所有等待的线程。与pthread_cond_signal不同,pthread_cond_broadcast会唤醒所有等待在指定条件变量上的线程,而不仅仅是一个线程。这在某些情况下非常有用,例如:当条件变化会影响多个线程时。函数原型
int pthread_cond_broadcast(pthread_cond_t *cond);参数:
cond:指向条件变量的指针。返回值:
- 成功时,返回
 0。- 失败时,返回一个错误代码(例如,
 EINVAL或EPERM)。工作原理
持有互斥量: 在调用
pthread_cond_broadcast之前,线程必须持有与条件变量相关联的互斥量。这是为了保护条件变量及其相关的数据,并确保状态的原子性。唤醒所有线程: 当
pthread_cond_broadcast被调用时,它会唤醒所有在该条件变量上等待的线程。被唤醒的线程会尝试重新获得互斥量,然后继续执行。重新检查条件: 被唤醒的线程会退出
pthread_cond_wait,但通常会重新检查它所等待的条件。如果条件未满足,它可能会再次调用pthread_cond_wait,继续等待。这样做是为了处理虚假唤醒的情况。
3.3、需要注意的点!!!
- 虚假唤醒: 即便条件不满足,
pthread_cond_wait也可能因为虚假唤醒而返回。因此,依赖于条件变量等待的代码经常在while循环中检查条件,以确保线程确实被因为条件成立而唤醒: 
pthread_mutex_t mutex;
pthread_cond_t cond;
int condition;// ...void wait_for_condition() {while (!condition) {pthread_cond_wait(&cond, &mutex);}// condition 现在为真,执行其他工作...
} 
3.4、对比总结
pthread_cond_signal:
- 唤醒一个等待线程。
 - 适用于只需要通知一个线程的场景。
 - 可能更高效,尤其是在只需要唤醒一个线程的情况下,减少了不必要的线程唤醒开销。
 
pthread_cond_broadcast:
- 唤醒所有等待线程。
 - 适用于需要通知所有等待线程的场景。
 - 确保所有等待线程都能接收到条件变化,从而做出适当的响应。
 
要真正的理解同步,我们还需借助代码来理解。下一节我们将介绍使用互斥锁与条件变量实现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