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里巴巴网站备案青州网页定制
IPv4编址及子网划分
- 一、IPv4地址概述
 - 1.1、IPv4报文结构
 - 1.2、IPv4地址分类
 - 1.2.1、A类
 - 1.2.2、B类
 - 1.2.3、C类
 - 1.2.4、D类
 - 1.2.5、E类
 
- 1.3、私有IP地址
 - 1.4、特殊地址
 
- 二、子网划分
 - 2.1、子网掩码
 - 2.2、VLSM 可变长的子网掩码
 - 2.3、子网划分
 - 2.4、子网划分示例
 - 2.4.1、子网划分案例 —— A类网络
 - 2.4.2、子网划分案例 —— B类网络
 - 2.4.3、子网划分案例 —— C类网络
 
- 2.5、CIDR 子网聚合
 - 2.6、CIDR 子网聚合案例
 - 2.7、路由聚合的计算方法
 
- 三、园区网络IP地址规划
 - 3.1、IP地址规划原则
 - 3.2、节约IP地址的技巧
 
一、IPv4地址概述
IPV4地址的作用:用于标识一个节点的网络地址。
1.1、IPv4报文结构
- 版本:目前的IP协议版本号为4。
 - 服务类型:用于IP报文的标记,多用于QoS。
 - 生存时间:IP报文所允许通过的路由器的最大数量。
 - 协议:指出IP报文携带的数据使用的协议。
 - 源IP地址:标识IP数据报的源端设备。
 - 目的IP地址:标识IP数据报的目的地址。
 

- IP地址结构:IPv4地址长度为32位,包括网络位和主机位两部分。
 - 网络位是为了标识这个IP地址所属的网段。
 - 主机位是为了标识这个IP地址在网段中具体的节点。
 

- 为了方便书写和表达,我们将IPv4地址分为4段,称为“点分十进制”。
 - 每段从0开始到255结束,最小的IP是
0.0.0.0,最大的IP是255.255.255.255。 

- IP地址结构: 
- IP地址举例:172.16.122.204
 
 

1.2、IPv4地址分类
- 早期的网络中,IP地址没有掩码的概念: 
- 为了方便划分网络大小,根据网络大小的不同,按照“有类”的方式将网络划分为A、B、C、D、E五类。
 - A、B、C类IP地址的网络位都是固定的,D、E类IP地址没有网络位与主机位。
 
 

1.2.1、A类
- A类IP地址范围:
1.0.0.0~126.255.255.255。 - 前8位为网络位,第一位为0,其余的7位可以分配,A类地址共分为27块,每一块网络号不同。
 

- A类地址网络号全为0和网络位全为1的地址保留。
 - 每个A类网络可以分配的主机号的数量为2^24-2=16777214(主机号全为0和全为1的两个地址保留)。
 
A类地址的使用:
- 第一块地址范围:0.0.0.0~0.255.255.255(网络号=0);
 - 第二块地址范围:1.0.0.0~1.255.255.255(网络号=1);
 - ……
 - 最后一块地址范围:127.0.0.0~127.255.255.255(网络号=127);
 
1.2.2、B类
-  
B类IP地址范围:
128.0.0.0~191.255.255.255。 -  
前16位为网络位,前两位为10,其余的14位可以分配,B类地址共分为214块。

 -  
B类网络可以分配的主机号的数量为2^16-2=65534(主机号全为0和全为1的两个地址保留)。
 
B类地址的使用:
- 第一块地址范围:128.0.0.0~128.0.255.255(网络号=128.0);
 - 第二块地址范围:128.1.0.0~128.1.255.255(网络号=128.1);
 - ……
 - 最后一块地址范围:191.255.0.0~191.255.255.255(网络号=127);
 
1.2.3、C类
-  
C类IP地址:
192.0.0.0~223.255.255.255。 -  
前24位为网络位,前三位为110,其余的21位可以分配,C类地址共分为221块;

 -  
C类网络可以分配的主机号的数量为2^8-2=254(主机号全为0和全为1的两个地址保留);
 
C类地址的使用:
- 第一块地址范围:192.0.0.0~192.0.0.255(网络号=192.0.0)。
 - 第二块地址范围:192.0.1.0~192.0.1.255(网络号=192.0.1)。
 - ……
 - 最后一块地址范围:223.255.255.0~223.255.255.255(网络号=223.255.255)。
 
1.2.4、D类
- D类IP地址:
224.0.0.0~239.255.255.255。 - D类地址不标识网络,用于组播地址。
 

D类地址的使用:
224.0.0.1所有主机的地址224.0.0.2所有组播路由器的地址224.0.0.5所有OSPF路由器224.0.0.6OSPF DR/BDR224.0.0.9RIPv2路由器224.0.0.18VRRP协议报文地址
1.2.5、E类
- E类IP地址:240.0.0.0~247.255.255.255。
 - E类地址暂时保留,用于科研实验。
 

1.3、私有IP地址
- 为了节省IP地址,将IP地址分为: 
- 公有地址
 - 私有地址
 
 - 私有地址: 
- A类:
10.0.0.0至10.255.255.255 - B类:
172.16.0.0至172.31.255.255 - C类:
192.168.0.0至192.168.255.255 
 - A类:
 - 私有地址只能应用于企业内网。 
- 在企业边界通过NAT把数据的私有地址转换为公有地址。
 
 
1.4、特殊地址
- 本地回环地址(测试): 
- 127.X.X.X
 
 - 网络号:主机位全为0 
- 例:192.168.1.0/24
 
 - 子网广播地址:主机位全为1 
- 例:192.168.1.255/24
 
 - 本地广播地址: 
- 255.255.255.255
 
 - 未知地址:网络位和主机位全为0 
- 0.0.0.0
 
 
二、子网划分
2.1、子网掩码
- 子网掩码用来区分IP地址中的网络位和主机位。
 - 子网掩码由连续的1和0组成:1表示对应IP地址的网络位,0表示对应IP地址的主机位。
 - IP地址和子网掩码本质均是由32位二进制数字组成。
 - 为了书写方便,使用“/数字”法表示子网掩码。
 

2.2、VLSM 可变长的子网掩码
- VLSM:Variable Length Subnetwork Mask ,可变长的子网掩码 
- 使用多个不同的子网掩码把网络划分为不同大小的子网
 - 使IP地址空间得到更有效的利用
 
 
子网划分示例:172.16.0.0 255.255.0.0(172.16.0.0/16)
- 172.16.0.0/24
 - 172.16.1.0/24
 - ……
 - 172.16.254.0/24
 
- 172.16.254.0/30
 - 172.16.254.4/30
 - ……
 - 172.16.254.252/30
 - 172.16.255.0/24
 
- 172.16.255.1/32
 - 172.16.255.2/32
 - ……
 - 172.16.255.255/32
 
2.3、子网划分
- 改变子网掩码,把一个大的网络划分为若干个小的网络
 - 提高IP地址的使用率 
- 子网的个数:
2^𝑋(x 代表子网的位数) - 每个子网内有效主机个数:
2^y-2(y 代表主机位数) 
 - 子网的个数:
 

2.4、子网划分示例
- 一个C类网段:192.168.10.0/24
 - 默认掩码 /24(255.255.255.0)
 - 总共IP ,2的8次方=256个
 - 掩码就像一把“刀”,将网段进行“切割”
 

2.4.1、子网划分案例 —— A类网络
-  
子网划分举例: 10.1.1.2 255.255.255.252(/30)

 -  
从子网掩码中可以看出,IP地址的前30位为网络位,后两位为主机位。
 -  
10.1.1.2 的二进制表示如下:
 

- 最后两位有4种组合,因此这个网段中有4个IP地址,10.1.1.0-10.1.1.3,由于每个网络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IP地址不可用,因此实际可用的IP地址为10.1.1.1和10.1.1.2 。
 
2.4.2、子网划分案例 —— B类网络
- 子网划分举例:172.16.0.0 255.255.0.0(/16) 
- 将一个B类地址划分为多个 C类地址
 - 子网划分前可用IP地址数为2^16-2=65534个,都在同一个网段
 - 子网划分后172.16.0.0被划分为2^8个C类地址,每个子类地址可用IP地址数为254个

 
 
2.4.3、子网划分案例 —— C类网络
- 子网划分举例:192.168.10.213 255.255.255.192(/26) 
- 192.168.10.213是一个C类地址,默认掩码为/24
 - 子网数:26-24 = 2,因此子网数是2^2即4个。
 - 每个网络的有效主机数:由于主机位是32-26=6,因此有效主机数是2^6-2=64-2=62个。
 
 

2.5、CIDR 子网聚合
- CIDR(Classless Inter-Domain Routing,无类域间路由) 
- 将多个“有类”的子网合并成一个,以减少路由表中的路由条目。
 - 不受制于A B C类地址空间,消除了自然分类地址和子网划分的界限。
 
 

2.6、CIDR 子网聚合案例
- 路由聚合将多条路由聚合为一条,大大减少了路由器中路由的条目。
 

2.7、路由聚合的计算方法
- 第一步:将地址转换为二进制格式,并将它们对齐。
 - 第二步:找到所有地址中都相同的最后一位。在它后面划一条竖线。
 - 第三步:竖线左边的位数为子网掩码位数。
 - 第四步:竖线右边全设为零,竖线左边保持不变,即可形成路由汇总网络地址。
 

三、园区网络IP地址规划
3.1、IP地址规划原则
- IP地址规划的好坏,将会直接给网络带来影响: 
- 网络路由协议算法的效率
 - 网络的性能
 - 网络的扩展
 - 网络的管理
 
 - IP地址规划主要遵从四个原则: 
- 唯一性:一个IP网络中不能有两个主机使用相同的IP地址
 - 可扩展性:在IP地址分配时,要有一定的余量,以满足网络扩展时的需要
 - 连续性:分配的连续的IP地址要有利于管理和地址汇总,连续的IP地址易于汇总,减小路由表,提高路由效率
 - 实意性:分配IP地址时尽量使所分配的IP地址具有一定实际意义
 - 例如:使人一看到该IP地址就可以知道此IP地址分配给了哪个部门或哪个地区
 
 
3.2、节约IP地址的技巧
- 在分配IP地址时,如需要节约IP地址,注意以下几点: 
- 配置Loopback地址时,使用的子网掩码为32
 - 配置互联地址时,使用的子网掩码为/30
 - 对各业务网关进行统一设定 
- 比如:将所有的网关统一设置成X.X.X.254
 
 - 在完成IP地址规划之后,公司既可以配置静态IP地址,也可以使用DHCP服务器动态分配IP地址
 
 
